地里抢收的村民们看着驴车走过来,还热情打招呼道:“振江,你这是又被大队长叫去接人了啊?”
这么几年,城里人下乡屡见不鲜,村民们早就习惯了。
姚振江笑道:“是啊叔,刚从火车站接到人。 ”
“你爸也真是的,自己不去接,回回都喊你去……”
听到这里,姜瑜曼下意识看了驾车的年轻人一眼,振江,姚振江?
书里女主姚思萌的三哥,也是家里最会偷懒不干活的人。
按照书里所写,这会儿姚思萌应该还在地里,他来接人确实算得上是偷懒了。
旁边,一路上没个好脸色的周芸听出姚振江是队长的儿子,暗自后悔刚才路上没套近乎。
很快,驴车在知青点停了下来。
石碾子大队的知青点是一个大院子,里面有好几间房子,其中有两间屋子还是砖瓦房。
姜瑜曼知道这就是姚家,原书里,队长家就在知青点里,所以姚思萌才能经常见到傅景臣。
不知情的周芸看见这间砖瓦房,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眼睛都亮了亮。
没等她开口问,砖瓦房里走出来了一个国字脸的中年男人。
姚振江叫了一声爸,众人才反应过来:这就是石碾子大队的队长,姚安国。
姚安国简单和众人交谈了几句,接着才说起了正事:
“咱大队知青点就只有两间屋子了,刚好在两个边上,你们一家一间。”
“现在知青们都在地里没回来,我简单跟你们说一下,房子里没有单独的灶台,你们如果想搭可以自己搭。”
“大队补贴的粮食,晚上我让人给你们送来。要是有什么事情可以来找我,我家就住在这里。”
姚安国接到过通知,知道这次来的傅家人有点关系,所以尽量为他们行方便。
“谢谢队长了。”几人连忙道。
“没事儿,你们累了一天了,赶紧回去休息收拾,明天早上就要跟着一起上工。”
姚安国说完,就转身回了屋子。
两家人不敢闲着,趁着知青点的知青还没有回来,都将行李朝着队长分配的屋子搬。
傅家分到的屋子只有两间。但是有一间很大,可以隔出两个房间。
右边还有一个塌下去的小隔间,后期也能利用起来。
因为很久没住人,里面有蜘蛛网和灰尘,还有一些破烂的家具需要搬出去。
傅景臣和傅望山力气大,重活就是他俩做,傅母和傅海棠则是帮着收拾东西做卫生。
姜瑜曼想帮忙,傅母赶紧拦住了,“你挺着个大肚子,做什么事情都不方便。赶紧在外面坐着歇歇脚。”
从京城来了这么偏僻的乡下,一家人的精气神都靠姜瑜曼撑着了。"
要知道,自从家里出事开始,姜瑜曼不仅将家里搅的天翻地覆,甚至再也不愿意称呼爸妈。
每天就是闹着离婚,闹着绝食,没个消停的时候。
这会儿居然喊妈了!
怕不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一时间,众人瞠目结舌,就连如斗鸡一般的傅海棠都半晌没开口。
倒是傅景臣目光复杂地看着姜瑜曼。
他发现,自己对她确实不够了解。
明明昨天晚上还寻死觅活要离婚,怎么今天就像是变了一个人?
不仅正常了不少,甚至还愿意叫妈了。很难不让人多想,她是不是另有所图。
姜瑜曼喝了两口粥,才发现桌上众人都没有动静,抬头一看众人的反应,表情一阵发窘。
原主啊,这都是你干的好事……
“姜瑜曼,你是不是又憋着什么坏主意?”最后,还是傅海棠冷声质问。
不是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实在是这个女人太可恶、太会顺着杆子爬了!
之前和自己交好,就是为了嫁给自己哥哥,每次想起,她都有种引狼入室的感觉。
事出反常必有妖,这次姜瑜曼肯定也没憋着什么好屁。
砰!
傅母重重拍了一下桌子,一向温柔的脸都出现了怒容,“海棠,你在说什么呢?”
“妈,我哪句话说错了吗?”
傅海棠梗着脖子道:“当初要不是她装的那么好,我哥怎么会和她结婚?”
“虎毒都不食子!她却连自己的亲生骨肉都不要,这次一反常态,不知道又憋什么坏主意,你们不要被她骗了!”
“傅海棠!”这下,就连傅望山都不满开口了。
傅母更是疾言厉色,少见的发了火:“你要是再这么口无遮拦,我就……”
“妈。”
话还没说完,就被姜瑜曼打断了,“小妹年龄小,你们别这么凶。”
她不想一家人因为这事儿吵得乌烟瘴气,赶在傅母说出重话前赶紧打断。
这事儿,本来就是原主不厚道。
在书中,原主真是将傅海棠利用的淋漓尽致,好不容易傅海棠因为即将出生的侄子看她顺眼了,结果又出了打掉孩子的事儿。
傅母更是因为被原主气得心脏病发作,很快就没了。
这小姑娘摊上原主,是真倒霉。"
不同于其他街道热热闹闹的,这里人虽然多,但是每个人都心照不宣的乔装打扮过,像姜瑜曼这样只露出两只眼睛的不在少数。
也是巧了,姜瑜曼刚走进去,就看见路边上有个大娘在卖鸡蛋。
鸡蛋是个好东西,煮、炒亦或者是蒸都行。
还可以拿来码肉,炸肉圆子,用处多多。
据大娘说,这些鸡蛋都是土鸡蛋,家里的鸡吃粮食下的。
听到这里,整整两大筐鸡蛋,姜瑜曼直接全部包圆了。
这年头鸡蛋可是稀奇货,大娘本来还好奇姜瑜曼为什么买这么多鸡蛋,但是看着她挺着个大肚子,顿时不说啥了。
孕妇生了孩子要吃鸡蛋补身子,要这么多鸡蛋也正常。
还是城里媳妇儿会吃,她们乡下女人生孩子,最多两天吃一个鸡蛋!
两筐鸡蛋,足足有60斤!
姜瑜曼借口说自己男人等会儿来,让大娘将鸡蛋搬到了一个小巷子里。
接着她伸手进篮子里摸,实际上是从空间里把钱拿出来数给了大娘。
等大娘一走,立马就将鸡蛋全都收进了空间里。
这些东西放进去不怕坏。
昨晚上她已经用开水试探过了,晚上放进去是什么样,早上拿出来就还是什么样。
在空间里,时间是静止的。
两筐的鸡蛋当然满足不了一家人下乡两年的用量,但目前先这样,以后有需要再买。
出了小巷子,姜瑜曼继续在黑市里溜达,想看看能不能买到肉。
她运气不错,转头恰好看见有个小伙子从小巷子里扛着半扇猪肉出来。
在黑市来的人都盯着肉和细粮,几乎是这人刚出来,大家都用唯一露出来的眼睛紧紧盯着。
姜瑜曼赶紧上前,压低声音:“多少钱一斤?我全要了。 ”
小伙子一愣,“你全部要了?”语气有些不可置信。
“对,就这点我还嫌少呢。”
听了这话,其他跟上来想问的人顿时散开了。
人家全包圆,哪里还有他们的份儿。
同时忍不住暗暗咋舌,这可真是大手笔啊,这么多肉还嫌弃少。
他们最多买一斤,还得抹上盐,分成三次吃。
小伙子道:“姐,这猪肉原本是一块钱一斤,你要是全要,我这边就给你算九毛五。”
姜瑜曼点了点头,原主在供销社上过班,这价格确实比供销社高。"
不过也因为听了周芸在厨房里说的那些话,她多长了个心眼。
在屋子里睡完午觉起来,就拿着食材去厨房里准备做饭。
因为中午做了个大菜,晚上她就准备做的清淡些了。
拿了三个番茄和五个鸡蛋出来,炒了个番茄炒鸡蛋;又宰了一截猪肋骨,做了个玉米萝卜排骨汤。
这道菜主要是为了喝汤,清淡又滋补。
晚上没有做白面馒头,做的是玉米面馒头。
玉米面馒头是所有粗粮面里面,姜瑜曼最能接受的一种,细腻不卡嗓子。
而且吃起来还有股玉米香味。
她就打算做两个菜了,主要是这两个菜分量很足,而且这年头乡下也没必要那么奢侈。
今天中午已经吃了一大盆红烧猪蹄,营养已经很够了。
做好饭,姜瑜曼就把东西全部收进空间里,等着家里人回来吃。
空间会维持东西放进去的原样,不会冷。
不过,到底还是有自己的厨房方便。
一切整理好,时间都还早,姜瑜曼看着放在房间里的布料,又琢磨起了布料的事。
他们带来的衣服不多,现在秋收每天都要换里衣,里衣都不够穿的。
她自己也不会做衣服。
姜瑜曼记得,书里姚家的三嫂子、也就是姚振江媳妇会做衣服。
并且她还有一台缝纫机陪嫁。
可以找机会和她商量一下帮忙做衣服的事。
姚家虽然是队长家,日子也不宽裕,父母都心疼姚思萌这个闺女,三个儿子家里都过得紧巴巴的。
给点好处,问题不大。
姜瑜曼并没有和书中女主避嫌的意思。
先不说两家人现在都住在知青点这个屋檐下,想这两年都避开不见根本就没有可能。
就说傅景臣人这么好,自己还和他在一起的情况下,他也不会对不起自己。
要学会和环境共生,让周围一切都为自己所用。
而且要准备的东西很多。
现在是大人的里衣,过段时间还要准备肚子里宝宝的衣服。
姜瑜曼算算日子,孩子会在初冬出生,该准备的东西都要准备齐。
尤其是棉花这些!"
“我咋闻见咱们厨房里有肉味?”周芸耸动两下鼻子,“你们闻闻,看是不是?”
“大队还没分肉,哪来的肉味?周姐,你是不是闻错了?”
“你们进来闻闻,真的有。”周芸十分坚持。
她嗅觉很灵敏,闻出不仅有肉味,而且这道菜应该还烧的很香。
女知青们闻言愣了愣,抬脚走进了厨房。
学周芸似的耸了耸鼻子,仔细闻了一番。
“好像还真有味道……”
“难道谁还在咱们厨房里炖了肉吃?”几人皱起眉来。
“周芸!”
就在这时,周芸的男人抱着她哭个不停的儿子过来了,“啥时候才能吃饭啊?咱儿子饿的一直哭。”
“马上,我马上弄。”周芸看见儿子哭这么惨,顿时也没了追根问底的心思,赶紧加水揉高粱面。
此时院子里又回来了不少知青,外面吵吵嚷嚷的,大家也就把这一茬忘了。
房子不隔音,屋子里姜瑜曼也听见了方才外面发生的这几句对话。
她不禁在心里感叹:看来以后一定要早点去做饭,然后放在空间里温着。
否则时刻被人盯着,确实不太好。
或者建一个自家用的厨房。
他们分到的屋子边上有个塌了的小隔间,当时她就想过,这个小隔间可以搭起来做一个小厨房。
如果有自己的厨房,就不用担心那么多了。
姜瑜曼没想过缩衣节食,宁愿麻烦点,也不想亏待了这张嘴。
还有傅家其他人的嘴。
对了。
说到家里人,那么多人都回来了,怎么傅景臣他们还没有回来?
想到这里,姜瑜曼从座位上起来,打算在窗户那里望一望。
才刚起身呢,门就被推开了。
紧接着,傅家一家子都走了进来。
才进门,就闻到了一股浓郁的肉香。
“爸妈,景臣,小妹,你们回来了?都饿了吧?快点坐下来吃饭。”
姜瑜曼看向他们,笑着说道。
傅海棠本来累得满手都是水泡,又饥肠辘辘,远远看见家里大门紧闭,心情异常不好。"
劳累了几天,伙食又差的知青们个个面黄肌瘦。
个高腿长的傅景臣走在这些人中间,宛如鹤立鸡群,一路上吸引了不少女同志的目光。
昨天她们都没注意,队上咋来了个这么俊的男同志?
不仅脸好看,浑身的肌肉线条也饱满有型,一看就让人有安全感。
有些女知青眼珠子都黏在他身上下不来了。
其中长得最漂亮的那个女知青眼神一动,转头看向身边的人问道:
“周姐,这个男同志昨天是跟着你们一起来的吧?”
女知青身边的人正是周芸。
昨天她特意在知青们做饭的时候去厨房唠嗑,不少知青都认识她了。
一听女知青问傅景臣,周芸就拉着脸点了点头,“不仅昨天一起来的,之前在火车上也一直在一块。”
“那你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吗?”女知青忍不住问道。
话音刚落,周芸还没来得及回答,旁边跟她交好的几个女知青就挤眉弄眼道:
“惜文,你该不会是看上他了吧?”
“别胡说!”方惜文脸有些红,说出的话相当没有信服力,“我只是问问。”
其他人嬉笑,“哟,还只是问问…”
周芸道:“这我还真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
她一路上都看不惯这一家子,哪里会关心他们叫什么名字。
“那他这次是一个人来的?”
“不是,他媳妇,爸妈还有妹子都来了。”说到这里,周芸还撇了撇嘴,“他媳妇可懒了,啥都不干。”
“什么,他原来有媳妇了呀!”几个女知青看了方惜文一眼,有点可惜道。
石碾子大队的这么多女知青中,就属方惜文最漂亮,不说知青点那些男知青,就连石碾子大队的一些男同志,也有不少喜欢她的。
可是她眼光高,一直都没有同意任何一个人的追求。
现在好不容易对一个男同志有意思,结果人家已经有媳妇了。
方惜文一听周芸的话,微微咬唇,对几个朋友皱眉道:“我就是随口问一句,你们别想多了。”
说完,直接加快脚步超过了她们。
几个女知青对视一眼,有些尴尬,也连忙跟上。
……
傅景臣全然不关心身后有多少双眼睛盯着自己。
等到了田埂上,他就站在那里等着大队长来分配任务。"
此时,傅景臣已经看见了姜瑜曼,他快走两步走到她面前,“这么黑,你怎么来了?”
皱着眉,明显是担心她。
他身姿挺拔,眼神深邃,手里拿着猎枪,有股说不出的利落硬朗。
姜瑜曼眼睛贼亮,兴奋道:“你们这次怎么打了这么多?”
她有预感傅景臣会打到野猪,但是没想到能打到这么多!
看这架势,那一窝作害的野猪怕是一只不留,都在这里了。
傅望山走过来解释道:“景臣的枪法没有退步。”
接着,又盯着傅母和傅海棠,“这么晚了,你们就等着我们就行了,出来多危险。”
说话间,看了姜瑜曼一眼。
“爸,这一路走过来平坦得很,我就是想第一时间看见你们。”姜瑜曼道。
傅望山才不说什么了。
就在他们旁边,姚振江正满脸兴奋的跟自己媳妇描述:
“媳妇,你是不知道臣哥和山叔有多厉害,他俩简直就是神枪手!动作丝毫不拖泥带水。一枪一个,一枪一个,枪声所到之处,野猪一个个应声倒下!”
他唾沫横飞,崇拜之情溢于言表,“我们一看这情况,赶紧把枪都给他们甩过去!等枪声停下的时候,已经没有站着的野猪了!”
每个男人都有神枪手的梦,现在知道他们身边就有这样的高手,一个个都兴奋的不得了。
从他改变的称呼就能看出来。
姚振江声音没压着,姜瑜曼也听见了。
她不由得看向傅景臣,发现他也正好在看着自己。
姜瑜曼承认自己慕强,喜欢厉害的男人。
她有预感,她此时看着傅景臣的眼神,一定软成了一汪水。
这边温情满满。
另一边,姚三媳妇看着说的满脸兴奋的姚振江,刚开始还挺高兴,后来就忍不住红了眼眶。
“媳妇,这次打这么多野猪,你应该高兴才是啊,咋哭了?”姚振江吓了一跳,连忙收声了。
姚三媳妇不是忍气吞声的人,当即就把刚才发生的事都说了一遍。
“她真这么对你?”姚振江一听,脸色就沉下来了。
“这还能有假?”姚三媳妇抹着泪道:“这也幸亏是你没事,不然我们孤儿寡母的,怕是要被你妹妹赶出家门了!”
姚三媳妇觉得自己一点都不带夸张的。
想到自己怀孕了还不被当人看,眼泪就跟开了闸门似得,关都关不住。
姚振江有些心疼,“媳妇,你放心,这次我肯定会给你一个交代。”"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寻景说屋》书号【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