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看书
“你说孤会在死在三十七年暂且不论。”

“第一问!”

“按照你的说法,我当时在东巡,赵高确有矫诏的机会。”

“但我特意让扶苏去驻守长城,安排了蒙恬和他的蒙家军听令扶苏。”

“军权在手,满朝文武都信服于他,他怎么会轻易就死!”

李程眉头皱起。

是啊,当时扶苏贤名在外,朝野上下无不信服。

而且手握重兵,怎么可能会死掉呢?

这又何尝不是无数华夏儿女千年来讨论的热点?

“陛下,扶苏公子,他孝啊,他接受的是儒家教育,他仁德孝顺。”

“天地君亲师!”

“您是他的君也是他的亲,在他的心中,您就是仅次于天地的存在!”

“他认为是您要他死!”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他是自杀而亡的!”

始皇听罢,闭目。

他在思考着这件事的可能性。

复苏自小仁慈。

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要是看到自己要他死,他或许……想到这,始皇似乎默许了这种可能。

可恶的儒家,我好好的大儿,竟然被尔等荼毒至此?

胡亥?

这烂泥扶不上墙的东西。

始皇帝想到他都不禁摇头。

“那第二问!”

“我大秦带甲百万,大秦将士锐不可挡!

开疆拓土无往而不利。”

“区区叛军如何与之对敌?”

“是啊,当时大秦号称带甲百万。”

“可是您却令他们死守边关。”

“大秦可亡,您可亡,唯独华夏不能亡的誓言,您忘了吗?”

“敢问陛下,若无边军锐士,些许缺乏训练的地方卫兵,如何抵挡叛军?”

始皇此刻己经有些动容。

他开始慢慢相信李程说的事实,但骄傲的他又怎会轻易认输?

“那蒙恬、王贲呢?”

“孤之上将军尚且在世,些许叛军而己,有何惧之?”

“陛下,蒙恬忠勇,在扶苏公子自杀后,就随他而去了。”

“至于王贲将军年岁己老,他之子王离毕竟未能经历六国战乱洗礼,不敌。”

“而大秦当时能拿得出手的武将也就一个章邯。”

“所谓一人计短,三人计长,他又如何能挡住这西起的叛军?”

“苦苦支撑之下,在城破之时他也自杀而去了。”

始皇眼眶微动,似乎己湿润。

“扶苏、蒙恬、章邯……”显然此刻他己经接受了李程的论述。

但稍微悲伤之后,他开始愤怒。

空气都仿佛变得压抑起来,以始皇为中心开始散发着王霸之气。

“徐福、赵高!”

“鼠辈之徒,没曾想我大秦竟败于尔等之手?”

“我必不留尔等,尔等之族群也必不留于世。”

他重拳锤击在案台上。

发出剧烈的响声。

此刻,赵姓、徐姓打赏了一万个草泥马!

而李程看看着自己的案台的心疼不己。

我的始皇帝陛下,这可捶不得。

上等金丝楠木啊。

都是小钱钱。

您还没开始上工呢?

别给赔了呀。

但此刻李程也只敢在心里吐槽。

毕竟以这位的脾气,要是惹怒了,你这复刻的咸阳宫他都能给你拆了。

“还有那陈胜吴广!”

“朕一统六国,让尔等免受战乱之苦!”

“朕北筑长城,南征百越,让尔等有地可耕,有房可住。”

“即使有徭役之苦,但朕设秦律,保证尔等劳动所得……朕让尔等活,让尔等吃饱穿暖,尔等反朕?”

“还有那六国余孽,六国?”

“六国有什么好?”

“区区尺寸之地,竟然有六种文字,六种钱币,还有那数不清的语言!”

“他们不觉极为不便吗?”

“长此以往他们还会认同他们是炎黄子孙?”

“到那时,我华夏族群还是我华夏吗?”

始皇听完大秦结局,微微闪过一丝落寞,但在一瞬间,始皇帝的眼中就再次绽放出了自信的光彩。

这就是始皇帝。

面对困难,面对所谓的命运,他永远都是想着抗争!

因为,在这位始皇的一生中,他无时无刻都是在抗争着。

他不信命,所以幼年的质子生涯,并没有摧毁他的雄性。

反而让他种下了要一统六国的种子。

他不信命,所以,他少年时懂的蛰伏、隐忍。

让他磨砺出了坚韧不拔的心性,和敢于面对一切困难的勇气。

首到万事俱备,一击必杀,扫清吕不韦、嫪毐等挡在自己身前的大山。

他不信命,所以,他想长生,他想让大秦万世永恒!

只可惜,最终还是丧于丹毒。

在未能将大秦这艘帝国巨舰打造完成的时候,就突然陨落。

只留下了一片唏嘘与遗憾。

》》》继续看书《《《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