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看书
无广告版本的都市小说《直播:我在文化断层世界写诗》,综合评价五颗星,主人公有李程陈琳,是作者“狗都不能躺平了”独家出品的,小说简介:我穿越了,穿进了一个没啥文化的世界。原身还是个主播,整天做些无聊的挑战。可我不仅接受过原世界文化的熏陶,还绑定了文圣系统。这不得给这个世界来波文化冲击?于是,我靠着写诗朗诵,火遍全网,还顺便带飞了旅游业!...
《畅销书籍直播:我在文化断层世界写诗》精彩片段
而陈琳已经完全忘记了自我,沉浸在这如诗如画的意境中。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此句一出,在弹幕上懂哥已经开始了翻译。
“晴日的原野照耀着对面繁茂的草木,你看,鹦鹉洲上又长起了繁茂的芳草。”
“是啊,我那亲爱的故人你怎么还不回来?”
“天啊,主播这个情绪怎么能把握的这么好,用繁华来存托伤悲!”
“这让我想到了我爷爷,他是前年去世的,我去年回老家去了一趟,但后来我就再也不敢回去了,看到门前那棵繁茂的柿子树,我就想哭。”
“不说了,兄弟们,能相聚这个直播间就是缘分,我先干了!”
“不是,兄弟,你喝这么快干嘛?说好的小酌呢?”
“没办法啊,此情此景,情不自禁,情不自禁啊!”
陈山还没从方才的思绪中抽离出来,李程又一句直击他的心脏。
所谓太平天下不足哀,更怜过往断肠人。
大致就是这个意思。
“爹,他这一句好像很好,但是我又说不出来,他明明是描写的繁华景象,为什么我会想哭。”
“呜呜,爹,我想哭!”
陈山拍了拍陈琳的背没说什么,这种东西,最好不要懂,等到年纪到了,自然也就懂了,如此也算能少一些伤悲吧。
此时,太阳已经斜斜的要落到地平线,而江面上已经隐隐泛起了一层朦胧雾气。
夜晚就要降临,连太阳都往家赶。
这时李程的语调突然变得高亢,但又不只有高亢,在高亢中那浓浓的愁思似乎透过空气传上高空,不知要去往何处。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是直抒胸臆的描写!
这是把这一首诗推向神坛的一句!
陈山浑身汗毛竖起。
试问,谁不是年纪轻轻就出来打拼?
就像网上说的,留在家我无法养活你们,离开家,我不能抱住你们!
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甚至对于几千年以来的华夏民族来说,乡愁永远都是永恒的主题!
诗以寄情,没有情的诗那还叫诗吗?
那是一堆文字!
陈琳这时却没有再问陈山,情绪到了这里。
她已经明白了。
是啊,当初自己一个人去北京上大学,每每南望不都是这样的吗?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家乡永远都是令人怀念的,就像那一碗热腾腾的热干面,在北京吃的能和在家楼下吃的一样吗?
那是不一样的呀!
陈琳想着两行清泪从眼角滑落。
而此时,陈山又像以前一样轻轻拍了一下栏杆,眼光到处,尽显温柔。
他就像爱护着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着黄鹤楼。
而此刻,弹幕在播放了一分钟的音乐之后,终于有人说话了。
“呜呜,你们不说话是怎么了,为什么我这么想哭!”
“别说了,我一瓶二锅头已经喝完了,先下楼买一瓶先,这个主播有点东西,就是太费酒。”
“楼上的,我一样,一包烟已经抽完,我站在阳台上抽烟,我抽了一半,风抽了一半,清风问我为何如此忧愁,我答,我想妈妈了。”
“我也是,我想我爹了,这些年工作越来越忙回去的时间越来越少,我爸两鬓的头发好像都已经白了,不行,我要回去给我爸打个电话,说什么都要回去一趟。”
“同去,同去。”
“是啊,去他妈的工作,我要回家,我想我妈的红烧肉了。”
“楼上的,你们就知足吧,去年我把我妈送走,我老家就没有亲人了,可能以后也不会再回去了。”
紧接着,两人均放声狂笑。
笑着,笑着,古人李程变成金砂随风吹远。
琴声戛然而止。
现代李程的眼神有了一个,由喜悦向悲伤转变的过程。
落幕之际他吟诵,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诗句诵完。
镜头拉远,把整个黄鹤楼和周围的景色均框在中间。
一派古香古色的古城景色映入眼帘。
紧接着,镜头围绕着黄鹤楼缓慢的旋转。
而随着镜头的旋转,周围的景色迅速发生变化。
那些古老的建筑快速建起、拆除、又重建……
直到最后,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变成现代的景象。
镜头旋转停止。
画面淡淡隐去,黄鹤楼三个字由小变大,定格在画面中。
至此影片结束。
赵局长看完,久久无法抽离。
等了片刻。
陈山试探性的询问,“赵局长?您看这个宣传片哪里还有改进吗?”
赵局长瞪了陈山一眼,似乎在看一个智障。
“宣传片拍成这个样子,你还要我改什么,赶紧发出去,用我们的官方账号!”
“好嘞,赵局,您休息,我去了。”
“你等等,陈山,这个创意是哪个导演想出来的,真是绝了!”
“赵局,这个创意是李程那小子搞的。”
赵局长看陈山介绍李程好像在介绍自己的儿子一样,心里一阵发酸,为什么我生的不是一个女儿?
要不?再重新培养一个?
快的话年龄也就相差个二十几,其实也还好!
宣传片放出后,网上持续发酵。
“你们看了吗?黄鹤楼那个宣传视频真的太吊了!”
“古楼、古琴、古诗,却由现代人来延续,这意境真是绝了!”
“对呀,最绝的画面还是那个古人、今人隔着千年对饮,这画面,把我看得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你们啊,还是太浅显,作为一个学表演的我告诉你们最绝的是什么。”
“是古人消散之后,今人的那个眼神变化,那才是最刀人的!”
“是啊,那种本来相遇知音,却突然发现这个知音已故千年,这种由喜悦向悲伤转变的眼神太难演了。”
“难道就我发现了李程最后念完诗的那个远眺吗?”
“你说的是那个看着十里烟波,流露出的那种对故乡故人的那种思念的眼神?”
“对,楼上的,知音啊,有机会一起喝一杯!”
“黄鹤楼啊,为何我对这个地方现在这么向往?”
“楼上的,你不是一个人!”
“+1!”
“+10086!”
“家人们,我有个提议,过几天就是清明节了,要不我们?”
“好提议,下次多提点!”
“我给我祖公上完香就马上奔武昌!”
“同去!”
“同去!”
……
黄鹤楼景区管理办公室。
“领导我们的票卖爆了?”一个年轻人冲进陈山的办公室。
陈山早有预料,大有一种稳坐钓鱼台的感觉。
“哦,卖了多少?”
“每天一万张的票,一出票就被买光了,已经卖到清明节以后了!”
听到这个数据,陈山不淡定了:“这么火?”
看来黄鹤楼要维修了,不然按照这个流量,楼都要被搞塌!
给老赵报个喜去。
陈山拿出手机拨通的赵局长的电话。
“赵局,跟你报喜了!”
“什么喜?你们的票卖爆了?”
陈山兴奋的表情瞬间落了下来:“赵局,您是半仙吧,这都能算到?”
“你以为我这个局长是吃干饭的,现在你那个黄鹤楼都火成什么样了?你的票怎么可能卖不好?”
“哈哈,赵局英明!”
“对了,你现在收益是还可以,记住维修的事情要联系好,最好是每周关园一天,提前联系好工程队,要是游客出现了什么意外,我饶不了你!”